图为电影《楢山节考》剧照11月2日,陕西靖边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马某宽涉嫌故意杀人罪一案,即“儿子活埋母亲“案。法院当庭宣判:被告人马某宽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宽当庭未表示是否提出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判决结果看,马某宽显然不属于情节较轻。这个案件的典型性在于,一个儿子竟然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活埋。在激起了无数的愤怒后,马某宽终于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刑,算是罪有应得。但该案件暴露出的人伦丧失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并引以为戒。中国版《楢山节考》:儿催母死马某宽的母亲王某芳没能看到儿子的判决。以瘫痪之身被活埋三天未死,王某芳的生命力可谓顽强。但79岁高龄经此一番摧残,难免身心俱疲,生命更如风中残烛,终于在9月26日划上了句号。去世之前,王某芳选择原谅了自己的儿子。王某芳被活埋的墓坑根据公布的案件细节,案情是这样的。年5月2日晚20时许,马某宽嫌母亲王某芳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用家中两轮手推车将她推至靖边县榆林炼油厂东侧“万亩林”,推进一废弃墓坑内,并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锹铲土掩埋。在黑暗的墓坑里,王某芳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恐惧和折磨,无水、无粮,但她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5月5日,王某芳的儿媳报警称,婆婆被丈夫用手推车拉出去后至今未归。派出所经过侦破,找到马某宽,把被埋数天的王某芳救出。被从墓坑中救出后,经过三天救治,王某芳生命体征平稳,得知儿子可能会以“故意杀人罪”判重刑,出于对儿子的担心,马上出具了谅解书。毕竟,儿子是她怀胎十月辛苦生下的,她看着他从一个软糯可人、总粘着自己的小婴儿,慢慢长大,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然后出落成如风少年、热血青年,娶妻生子,又慢慢变老。在医院的王某芳她怎么忍心眼睁睁看着这块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遭受牢狱之灾?即便这块肉想要她的性命,即便在被埋的三天里,她经历的恐惧和折磨如此难捱。谅解书,是这个母亲对儿子最后的照拂和宽容。这个人伦惨剧,让人想起年日本著名导演今村昌平的电影《楢山节考》。电影中,一个贫苦的山村,由于粮食长期短缺,老人一到了70岁就要被子女背到山中等死,以供奉山神。老妇人阿玲因为这个习俗,主动让长子辰平把自己活活抛弃在山顶上。粮食的短缺,和老妇人阿玲的主动求死,让《楢山节考》消减了人伦惨剧带来的愤怒,增添了几分难以名状的无奈。然而,在如今的社会,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因为母亲瘫痪导致大小便失禁,就产生了杀死母亲的想法和举动,让人们感到的更多是愤怒。母亲的生命权不应掌握在儿子手里和母亲王某芳的宽容不同,马某宽和为那些马某宽辩解的人,为他的行为找尽了借口。被刑拘的马某宽最早的时候,马某宽杀母的借口,是对母亲大小便失禁、搞得家里臭烘烘不满。在和马某宽同住之前,王某芳与马某宽的弟弟在县城里租房居住。后来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搞得屋里很味”,房东不让他们住了,才搬离。王某芳患有多种疾病。因为白内障,眼睛不好使,“看不清东西”。又有糖尿病,小便失禁,“裤子经常是湿的”。腿脚也不利索了,走路只能挪动着走,迈一小步不到30厘米。但这个借口显然站不住脚。一个母亲可以将儿子含辛茹苦养大,儿子还是婴儿时,也一样会随时随地大小便,但哪个母亲嫌弃过自己的儿子?既然如此,儿子又有什么理由嫌弃自己的母亲大小便失禁?更遑论要因此谋害母亲的性命?接着,有人扒出所谓的“内幕“。说王某芳一生育有五个孩子,在陕西靖边,育有马某宽姐弟三人,马某宽父亲早逝后,王某芳离开12岁的马某宽,改嫁到甘肃庆阳,又育有一子。马某宽因为被母亲遗弃产生怨恨。加上马某宽并不富裕,靠打零工为生,收入不高,瘫痪的母亲让他背负了更大的压力。但这个所谓的“内幕“,也不足以让人们去”理解”杀母的行为。马某宽的弟弟身高偏矮,1.45米左右,严重驼背,王某芳在被马某宽接走前,一直在马某宽弟弟家居住。马某宽弟弟生活显然更加艰难,却从未嫌弃过母亲,更谈不上起杀母之心。邻居们经常会看到,王某芳老人独自一人坐在房门前“晒太阳”——只是后来没有能力照顾母亲,马某宽的弟弟才把母亲送到马某宽家中。况且,报警的马某宽媳妇,不是也没有嫌弃自己的婆婆吗?从马某宽年9月把母亲接到家中,到年5月对母亲产生杀心,不过8个月而已。即便母亲在他12岁时改嫁,也养了他12年,然而,这12年的养育恩情,还不足以让他养母亲8个月。《楢山节考》中老妇人出于舐犊情深的自愿牺牲,并不意味着一个母亲为自己儿子的牺牲,是理所当然的。老年人为了年轻人更好生存而主动让路的故事,自古有之。但主动的让路和被动的剥夺,完全不同。年轻一代人需要减轻生活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不应成为因此剥夺年老人生存权力的借口。一个母亲的生命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儿子或者其他亲人的手里。老年人对年轻一代是否让路,权力也应该掌握在老年人自己的手里。马某宽的母亲原谅了他,但是我们不该原谅他。